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 | 我系3位老师获评“最受本科毕业生欢迎任课老师”

发布时间:2023-08-29


近日,我校首届“最受本科毕业生欢迎任课老师”评选结果揭晓,我系三位老师入选,他们分别是刘江教授,宋轩副教授,张进副教授(姓氏首字母顺序排列)。此次评选是南科大教学工作部首次面向全校本科毕业生举办的第一届“最受本科毕业生欢迎任课老师奖”评选活动,活动通过“问卷提名+投票”结合的形式,评选出最受本科毕业生欢迎的前十名老师,为他们送上真挚的感谢与荣誉。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感谢所有入选和未入选的老师!

5-1.jpg

刘江

教授

国家级专家

南方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终身教授,计算机科学与临床眼科医学双博导,人工智能和医学图像领域的国际学者。刘江教授有着非常丰富的科研教学经历,先后在新加坡国立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多所高校从事教研工作,一直践行着以“让学生学到知识”为核心的iMED教学理念。研究领域包括:人工智能、精准医疗、眼脑联动和手术机器人。

5-2.jpg

01

多媒体信息处理

课程团队其他主要人员:章晓庆、肖尊杰、聂秋实、赵冀鲁、巫晓、席睿翎

课程简介

多媒体信息处理课程是一门综合交叉性专业课,涵盖文本处理、音频处理、图像处理、动画处理、图形处理以及视频处理6个媒体模态的处理技术,各部分的技术和算法相互借鉴,相互支撑。自开课以来,刘江教授领导的iMED教学团队立足于南方科技大学作为新型研究型大学的定位,始终把握并强调对学生进行跨学科教育和交叉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理念。因此,课程设计的出发点是希望构建南科大学生的多媒体信息处理理论基础,并普及新的行业发展知识,给多媒体这个‘旧瓶’原浆概念勾兑最新人工智能模型和元宇宙发展的‘新酒’,满足学生科研和工作的能力建设与未来技能发展的多维度需要。


学生感言

曾鸣-18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在甲骨文识别项目中,我们小组学习了甲骨文相关历史和研究现状,并把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甲骨文。这次人文研究和计算机技术的结合,让我们体会到交叉学科研究的魅力!

杨睦圳-18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从本学期参加的智能甲骨文识别项目中,我不仅学习了神经网络等计算机方面的专业技能,还得到了一次真正与甲骨文接触的机会。在构建甲骨文识别与检索系统的过程中,我们自己动手去收集与处理数据,认识了各种各样有趣的甲骨文字,收获颇丰。


02

人工智能导论

课程团队其他主要人员:章晓庆、肖尊杰、聂秋实、赵冀鲁、巫晓、杨冰

课程简介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出于个人兴趣以及学科交叉的需要,对了解和使用人工智能技术也有了强烈的要求。为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人工智能导论课程面向全校包括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开设,课程教学旨在激发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对人工智能学习的兴趣,同时引导和提高学生应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学科交叉的研究创新能力。


学生感言

杨明语-19级医学院临床专业

刘老师深入浅出的讲解,将我一个毫无计算机背景的人带入人工智能的理论世界。我惊叹于感知机模仿神经元的微妙,也折服于各类算法在推演时将人类思想解构与重构的神奇。每每在这些时刻,我都能顿悟医学与人工智能的联系,像是两个学科之间,伸展出丝丝缕缕的突起,在某一刻交汇,迸发出人类思想的火花。

杨婷-20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刘老师将人工智能复杂的知识划分成多个小部分,从细小处入手,从我们已有的知识层面开始搭建新的轮廓。这让我觉得学习人工智能有迹可循,简单来说就是“能学懂了”。还有就是每个小组的项目,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立马将这学期的知识反复学习,巩固,拓展,这让我们收获满满。


总结

在南科大任教四年,刘江老师一直将教书育人作为一个大学老师最基本且最重要的工作,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优化课程,提升教学质量和尽可能让每位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都有收获。刘江老师正带领iMED团队努力将教授的每一门课程做成具有iMED特色的精品课程。

5-3.jpg

宋轩

副教授

国家级专家

南方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副教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主要研究方向是人流大数据分析和挖掘,获得中国发明创业奖(个人奖),中国发明创新奖,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创新奖(个人奖)。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日本国大使奖。任教本科生数据挖掘、认知科学导论和信息检索课程,获得学生一致好评。


01

认知科学导论

课程团队其他主要人员:赵奕丞、林贵旭、谢洪彬、尹渡、冯德帆、李永康、刘航晨、宋歌、彭金全

课程简介

认知科学是一门跨学科的学科,研究心智和智能的本质和机制。它涉及到人工智能、心理学、神经生物学、教育学、语言学、人类学和哲学等多个领域。认知科学导论课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认知科学的基本概念、假设、模型、方法、问题和争论。这门课程将涵盖认知科学中的主要信息处理范式以及对这些范式的批判。学生将通过这门课程探索认知过程如感知、推理、记忆、注意力、想象力、语言、智力、决策、道德甚至爱情和吸引力的本质。由于本课程是一门计算机系的选修课程,课程内容设计也将大幅度的强调和联系人工智能,尤其是现在的各种基于人脑神经元启发的深度学习,与真实的人类大脑运作机理之间的联系。


课程目标

介绍认知科学的主要信息处理范式以及对这些范式的批判;介绍推动认知科学研究的中心问题、主题、主题和视角,包括它们的历史发展;了解用于探索认知科学的各种方法,包括不同研究方法的能力和局限性;了解认知科学与计算机科学,尤其是人本计算、机器人技术、设计和教育技术之间的关系。

课程内容

本课程将涵盖以下主题:认知科学的历史与哲学基础;心智表示与计算;神经系统与神经成像技术;感觉与感知;注意力与意识;记忆与知识;语言与交流;推理与问题解决;决策与判断;情感与社会认知;智能与创造力。


02

数据挖掘

课程团队其他主要人员:赵奕丞、林贵旭、谢洪彬、尹渡、冯德帆、李永康、刘航晨、宋歌、彭金全

课程简介

数据挖掘是一门研究如何从大量的数据中发现有价值的模式和知识的学科。它涉及到数据分析和知识发现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数据质量、预处理、关联、分类、聚类、序列挖掘、可视化等。数据挖掘在工业和学术界都有着重要的应用和价值。数据挖掘课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数据挖掘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实现技术和应用。这门课程将重点介绍数据挖掘的相关算法并结合人工智能方法介绍数据挖掘未来的研究方式和走向。学生将通过这门课程学习如何使用数据挖掘工具和算法进行建模和预测,评估性能和结果,并通过实际课程项目展示所学的内容。


课程目标

了解数据挖掘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实现技术和应用;掌握数据质量、预处理、关联、分类、聚类、序列挖掘、可视化等数据挖掘技术;学习如何使用Python进行数据挖掘;学习如何评估和解释数据挖掘结果;学习数据可视化展示。

课程内容

本课程将涵盖以下主题:数据挖掘导论;数据质量与预处理;关联规则挖掘;分类与预测;聚类分析;序列模式与结构挖掘;异常检测与离群点分析;可视化与交互式数据挖掘;深度学习。

总结

在南科大任教四年,宋轩老师一直推崇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在课程教育与课程设计中兼顾了教育学生理论知识基础,以及给学生提供了接触最前沿科技的机会,锻炼学生在课程中的实践动手能力与完成项目的组织能力,以及挑战学生对知识的表达与提炼的能力。宋轩老师的教课风格诙谐幽默,生动形象,深受广大学生喜爱。

5-5.png

张进

副教授

南方科技大学计算机系长聘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南方科技大学致仁书院学术副院长。主要从事智能感知与移动计算、可穿戴计算与移动健康、无线网络和边缘计算、群智感知、区块链等方向的研究。张进老师立足本职、践行教书育人使命,承担《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组成原理(H)》《计算机网络》《无线网络与移动计算》四门课程的教学工作。因其课程质量高、运用强的特点,得到学生普遍认可。张进老师获得南方科技大学优秀教学奖一次,南方科技大学优秀导师奖两次,南方科技大学青年教学竞赛一等奖两次。


01

计算机组成原理

课程团队其他主要人员:白雨卉、王薇、王晴

课程简介

《计算机组成原理》是面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大二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计算机系最硬核的课程之一。该课程采用图灵奖获得者David Patterson和John Hennessy的《Computer Organization and Design》一书作为教材,涵盖了计算机指令集架构、MIPS汇编语言、单周期及流水线处理器的设计、存储器的设计与实现等计算机的几个重要组成部分及其底层设计思想。该课程内容丰富,作业和实验量大,要求严格。


学生感言

罗诗敏-19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张老师是我们心中的进姐姐,她的计算机组成原理讲的特别好:每个知识点都会留足够的时间给我们思考,对于每个知识点都会举很多例子来帮助我们理解,比如在讲CPU的ALU的时候会举很多例子带我们走很多遍那些加减法乘除法的流程,包括讲控制信号那边的时候也列举了很多例子。这门课程整体感觉知识的连贯性非常好,我们学得很透彻,收获很多。

谈思序-19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张老师是我探索计算机世界的引路人。老师讲授的计算机组成原理和计算机网络,从授课质量、课程安排以及作业设计来讲都是一等一的精品课程。张老师课程的特点是理论和实操结合得非常合理,在优秀的实验老师的配合下,让学生能够及时动手实践理论课所学的知识。老师也常常在理论课上介绍一些前沿的研究,帮助学生们开拓计算机领域研究相关的视野。

刘轩宇-21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计组课很难,是计系学生绕不开的一个挑战。但是张老师很有经验也很有技巧,她会带着学生一点一点吃透这一门难学的科目,把难题变得简单。此外,课下的提问不论有多简单,总是会得到张老师认真又详细地解答。上这门课之前学长们总说张老师是计系的女神,上完后发现学长说得一点没错!


02

计算机网络

课程团队其他主要人员:李卓钊、唐茗、王薇、王晴

课程简介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等专业的专业核心课。课程以TCP/IP协议为核心,以协议栈自顶向下的顺序介绍网络经典架构和前沿技术及应用,内容涵盖了计算机网络的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链路层和物理层的核心知识点。实验内容涉及网络编程、网络拓扑的设计与搭建、协议报文分析和构造、网络问题分析与定位等多方面的开发、调测、工程类的技能。该课程既是操作系统课程中网络实现部分的详细阐述及拓展,又是计算机安全、云技术及应用等多个领域应用的重要基石。


学生感言

阮业淳-18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张老师的计算机网络课程延续了她基础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教学风格,从实际应用出发,回顾计算机领域技术的发展,引出这其中的教学知识点,同时讲述令人惊叹的计算机网络巧妙设计。这种授课方式提升了课堂学习氛围感。实验课包含理论、仿真、实践多部分,帮助我们更透彻地理解知识点。

郑鑫颖-19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张进老师是一位经验丰富、知识渊博的教师,她对计算机网络的专业知识有着深入的了解,并能够将复杂的概念和理论讲解得易于理解。她的课程通常知识点密集,需要同学们全神贯注地听讲。一节课下来,通常会有“饱餐一顿“的感觉。下课之后,往往有一圈的同学围着老师提问,我记得有一次中午下课,张进老师解答大家的问题直到12点40才离开教室。张老师也采用了丰富的教学方法,有许多案例演示和互动讨论,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计算机网络课程是我一星期中最期待的课程之一。